close

 


 













2007.1月育兒生活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解開幼兒乳牙治療的真相!




採訪/洪憶文、陳逸馨
攝影/黃大川(0930-909400)
造型/蔡琇惠(0930-552329)
演出/mommy:王薇茜 baby:陳禹安
協助拍攝/主人翁兒童牙醫診所(02-25772323)


 



寶寶長牙了!爸爸媽媽欣喜之餘,對於孩子牙齒的生長狀況、常見的口腔問題及保健,也得開始加以注意囉!乳牙的生長與維持,會影響將來恆牙的生長,所以從孩子每日的牙齒清潔,到輔助工具的選擇及使用等,通通不能馬虎。


醫學技術的進步及知識的普及,不僅使得父母更加重視孩子的口腔問題,同時提供了更多治療上的選擇,該帶孩子到哪就診著實令家長傷腦筋。其實醫院、診所設立的一般牙醫、兒童牙醫等專科,治療方向及所提供的軟硬體服務,都不太一樣,在嬰幼兒階段還是建議以兒童牙醫為主。


兒童牙科的接受度雖已越來越高了,不過民眾對於孩子所接受的治療項目,大都一知半解。而它所提供的部份服務項目及收費方式,亦引起正反不同意見的討論。如何兼顧孩子的健康及荷包,本篇封面故事將為你解答!


PART1幼兒常見口腔問題&保健
採訪/陳逸馨
諮詢/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童牙科主治醫師 項家蘭


「寶寶多大時該去看牙呢?」、「為什麼我的孩子那麼容易蛀牙,他很少吃甜食呀?」、「咦!到底該如何幫我家寶貝刷牙呢?」、「唉~真怕我的一口爛牙遺傳給寶寶!」親愛的家長們,面對幼兒的口腔問題,是否讓您傷透腦筋呢?了解幼兒常見的口腔問題以及正確的口腔保健知識,您家的寶貝也可以擁有健康的牙齒,不為牙痛所苦喔!


長牙的症狀與順序?
Check1症狀
多數寶寶在長牙時,長牙處會有紅、腫、熱、痛的局部反應,此外,長牙時牙床易感到不舒服,口水也會比較多,有些幼兒甚至會有輕微發燒、瀉肚子或是牙床有血腫,每個寶寶出現的症狀不同,有的小孩在長牙時甚至不會有感覺。


Check2長牙順序&時間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童牙科主治醫師項家蘭表示,幼兒平均萌牙年齡為出生後6到8個月,大概是從下面或上面門牙開始長,接著長側門牙,之後會跳過犬齒先長第一乳臼齒,再長犬齒,爾後再長第二乳臼齒。


以長牙時間來說,前面幾顆門牙長牙時間的間隔短,但後面比較大顆的牙齒,就需要較長的時間了;第一乳臼齒到第二乳臼齒,甚至需花上1年才會長完,而乳齒全部萌出完全大約是2歲半到3歲之間。
不過有些小朋友,一出生就有牙了,此時的牙稱之為出生牙,傳統認為出生牙不吉利,但其實毫無根據;項家蘭表示,出生牙是正常的乳牙,只不過太早長牙,由於牙根還沒發育完全,牙齒會搖晃,容易不小心吸進去,或造成餵母奶困難,多半會提早拔掉,但基本上來說,出生牙還是不常見的現象,家長不需太擔心。


寶寶何時該看牙呢?
項家蘭建議,寶寶在1歲以前就應該看牙了,這時寶寶牙齒的數目雖然不多,但看牙的主因不在於治療,而是衛教家長預防的工作。良好的飲食與衛生習慣,才能防止蛀牙產生。寶寶第一次看牙時,醫生會讓家長抱著幼兒做快速的檢查,告訴爸爸媽媽孩子的口腔狀況,以及指導家長正確的清潔方式、餵食方法、零食的選擇,這時醫師所做的,是在提供家長「服務」,而非在「治療」小朋友。越早帶小朋友去看牙,越能減少幼兒對看牙的恐懼。


項家蘭表示,大一點的小朋友(2歲半左右)以及具溝通能力的小孩,就可以試著讓他坐在椅子上了,當然,在未進看診室前,就要開始和他建立關係;從叫他進來、認識他、與他聊天,到了解他為什麼會來求診,一步步地取得小朋友的信任;當孩子願意坐上椅子後,先和他介紹各項儀器,並讓他用手摸摸看,再進入口腔中操作給孩子看,待小朋友都熟悉器械且能接受了,再進入檢查或治療階段。


幼兒常見口腔問題
濾過性病毒感染
幼兒口腔皰疹,常隨著感冒發生,第一次感染時約在6歲以前,嘴巴會破得很厲害,易在口腔形成小水泡,牙齦容易出血,但只要多休息多喝水,保持口腔衛生,大概7到10天後會自動痊癒,家長不用太過緊張。


蛀牙
細菌會利用牙齒上的食物殘渣裏的醣類,產生對牙齒有害的酸性物質,長時間與牙齒接觸,造成蛀牙。易引起蛀牙的食物為含糖類之食物,項家蘭說明,含糖類食物到了嘴巴內,3分鐘之內口腔就會呈現酸性,大概在吃完後的45分鐘之後,口水才能中和口腔中的物質,所以如果小朋友後牙容易蛀牙,大約八成以上多是因為孩子吃東西太慢,或將食物含在口內不吞嚥,使牙齒浸在酸中過久而造成。
這種情形下,容易蛀的地方為牙齒和牙齒間的縫隙,因為其他面易被口水接觸到,但口水無法進入齒間,又是一般刷牙也清潔不到的死角,所以此部位初期的蛀牙不易被父母發現,除非定期檢查照X光片,不然多半要等到破很大洞才會發現已經蛀得很深了。


兒童早發性齲齒
6歲前小孩(或滿72個月以前)如有蛀牙,就稱之為兒童早發性齲齒,如3歲前發生於上顎前牙的蛀牙,主要就和家長的餵食習慣有關。一般來說,牛奶中雖有乳糖,但也有鈣和磷,因此只有餵食不當才會出現蛀牙。若是幼兒長期含著奶瓶睡覺,或習慣在睡前喝奶,但睡著後口水分泌減少,乳糖殘留在口腔中,久而久之幼兒的牙齒就會開始脫鈣,甚至演變為黃褐色的蛀牙。


兒童早發性齲齒最早在9個月大的幼兒上就會發生,家長千萬不要因為餵奶方便,讓寶寶小小年紀就出現蛀牙情況。項家蘭建議,孩子5、6個月大時,就應訓練他們使用訓練杯,喝完要幫他清完口腔再讓他睡覺,如果寶寶很難擺脫奶瓶,可以先試著沖淡一點、稀一點,慢慢幫孩子戒掉睡前使用奶瓶的習慣。兒童早發性齲齒的成因眾多,請諮詢兒童牙科醫師。


牙齒外傷
在1歲半到2歲半的學步期幼兒,以及7到9歲的兒童,都容易出現牙齒外傷。學步期的幼兒,因為步伐不穩,又喜歡爬高下低,而乳牙卻較為脆弱,此時因牙床鬆軟,若發生外傷,牙齒易鬆動,如狀況不太嚴重觀察即可,若嚴重就需拔除;7到9歲兒童因好動,易出現牙冠斷裂或整個牙掉出來的狀況,至於如何治療則視斷裂方式不同而異,應立即送醫治療。


口腔問題Q&A
Q:什麼情況需照X光?
A:通常在第一次就診或定期檢查時,檢查完牙齒後,醫師會視情況需要幫小朋友照X光片。許多狀況光看是無法確定有無蛀牙的,像是牙齒間隔太近或是縫隙過密,都難以從肉眼判斷究竟有無蛀牙,還是需要透過X光檢驗來確認。


Q:牙齒不好與遺傳有關?
A:牙齒齒質的優劣,與母親懷孕期的健康及營養攝取夠不夠有關,若媽咪在懷孕期間感冒或是營養不足,都可能會影響孩子的齒質;但如果小孩本身的身體狀況不佳,也會左右齒質的好壞。此外,容不容易蛀牙與口水息息相關,口水本身有中和酸的能力以及殺菌、抑制之作用,若照顧者本身口腔細菌很多,或是口內有很多尚未治療好的蛀牙,就容易經由餵食、親小孩等動作,將細菌傳染給小朋友。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未長牙時,即使細菌進入其口腔,也無法生存,但長牙後就需特別留意,別讓自己的一口爛牙傳給小寶貝了!


Q:乳牙需要治療嗎?
A:每個乳牙會引導永久牙長到正確位置,如果乳牙因蛀牙的原因造成缺損,後面牙齒會逐漸往缺損處靠攏,使將來恆牙所能生長的位置不夠,不僅如此,乳牙下面會有恆牙,乳牙若有發炎或化膿狀況,都會影響發育中的永久牙,造成牙齒表面不平整或是產生脫鈣現象,如不趕緊治療,嚴重的發炎將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甚至必須住院,使用抗生素或點滴來幫助消炎、消腫。項家蘭提醒家長,上顎牙與腦部接近,而下顎牙若淋巴腫起會影響呼吸道,危及生命安全,千萬不可輕忽乳牙蛀牙的問題。


Q:幼兒也要洗牙?
A:家長常有這樣的疑慮,幼兒到底需不需要洗牙呢?項家蘭表示,小孩子的牙齒不太容易有牙結石,因此不大需要洗牙,只要在一歲開始,每三個月到半年,定期帶小朋友就醫做口腔檢查,就能做好預防與保健的工作。


Q:漱氟、含氟錠對乳齒有用嗎?
A:氟化物的作用在於抑制細菌,強化牙齒表面,保護牙齒堅硬,不易被酸侵蝕,讓牙齒不容易蛀。若是初期的蛀牙或脫鈣,氟有促進再鈣化的功效,幫助牙齒復原。一般來說,氟可分為局部使用與吃的兩種,但是局部作用的氟,雖會馬上作用,卻會隨著刷牙或吃東西會消失保護層,需要定期補充,如果是易蛀牙的小朋友,建議每3個月塗一次,普通小孩則可每半年塗一次;吃的氟錠就需要每天吃才會有作用,6個月大就可開始吃,若狀況控制良好,吃到8歲左右(第二臼齒以前,永久牙牙冠發育差不多完成),就可停止,如果容易蛀牙,最好吃到16歲。當然,不論是局部的塗氟亦或採吃氟錠的方式,都要互相配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口腔保健從小做起
潔牙的準備
TIPS1牙刷的選擇
建議為小朋友選擇刷毛軟、刷頭小、刷柄較粗且易握的牙刷,此外,刷毛至少為3到4列,刷頭長度可一次刷2至3顆牙為宜。


TIPS2牙膏的選擇
幫幼兒刷牙時,將牙刷沾清水即可,如果使用牙膏幫他清潔,反而會因泡泡過多,造成看不清楚,無法幫孩子刷乾淨,加上較小的孩子吞吐、漱口困難,易使其不慎吞入或引起嘔吐反射,當孩子漱口能力較佳時,再嘗試給他使用牙膏。選用時,請選擇含氟牙膏,用量只要薄且均勻的塗在牙刷上即可。


口腔也要做環保~
★清潔時機
   未長牙的寶寶於每次餵食完後要清潔口腔。長牙後至6歲前,應由家長一天至少一次,徹底清潔孩子的口腔。
★正確潔牙方式
未長牙的寶寶:
每次餵食完寶寶後,應以手指捲紗布或用大棉棒沾溫水,幫助幼兒清潔口腔。
長牙後的小朋友:
孩子長牙後,就可以開始試著用牙刷幫他清潔口腔了,一開始孩子可能會排斥,為了讓孩子能徹底放鬆並喜歡刷牙,建議爸爸媽媽以遊戲的方式與他互動,選擇舒適、寬敞且光線充足的場所,像是沙發、床或地板都是很適合進行的場所。
★刷牙姿勢
幫兒童清潔口腔時,要採用刷與被刷者都能感到舒服的姿勢,才能讓過程更為順利,刷牙時爸爸媽媽可以自編歌曲,一邊幫孩子刷一邊唱給他聽,讓刷牙成為親子互動的最佳時機。
對較大的兒童,父母在幫他們刷牙時,應站在或坐在孩子後側方的位置,才能清楚看到口腔內的各個部位。家長也可坐著讓孩子仰躺,把頭放到爸爸媽媽的大腿上,刷牙時可避免孩子因口水累積到喉嚨而產生想吐的感覺,此外,家長可將腿跨越孩子身上,或把雙腿夾緊孩子的頭部,防止他亂動。1歲左右的幼兒,家長可坐在沙發或椅子上,讓孩子斜躺在腿上,或將他們抱在懷裡刷牙。


手勢怎麼弄?
姿勢沒問題了,那手勢呢?家長在幫孩子清潔口腔時,刷上面後牙時,應先以一手手指將其臉頰拉開,看清楚口內情形後,再用另一隻手持牙刷刷牙。


★正確刷牙方式
項家蘭表示,如果刷牙方式不正確,效果可是大打折扣的,乳牙的型態較恆牙矮胖,應以水平方式橫刷。刷牙時,刷毛以45度角放在牙齒與牙齦交接處(如圖示),刷上面牙齒時刷毛朝上,刷下面牙齒時刷毛朝下。力道要輕,牙刷只做前後短距離震動(每次刷2到3顆牙,如此刷牙的力道才不會太大)。
注意!
為避免遺漏,請按照一定順序幫寶寶刷牙。


★該不該用牙線?
   牙線的作用在於輔助牙刷清潔積在牙齒間的鄰接面,這些積於牙縫中的牙菌斑,是無法藉由刷牙完全去除的,一般來說,9歲以下的兒童,需由家長幫忙使用牙線,建議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線來清潔牙縫,且最好是在刷牙前用。
使用牙線時,先取一段與手臂同長的牙線,纏繞於左右手的食指上,兩指間約留15公分的長度,再將牙線輕輕壓入牙齒間,拉向欲清潔的牙面,由牙根往牙冠方向將牙面上的殘渣刮除乾淨,每個牙縫有兩個面,都需仔細清潔,如牙線起毛,可換另一段繼續使用。


牙好壯壯的均衡飲食
攝取足夠的五大類營養素,並減少吃含糖食物的量與次數,是保護幼兒牙齒的不二法門。若一定要吃零食,建議以水果、乾果、乳酪類食物來代替;此外,爸爸媽媽要注意孩子吃飯的速度,鼓勵小朋友在一定的時間內將飯吃完,才能有效預防蛀牙的產生喔!


PART2看牙醫?你選對地方了嗎?
家長若對孩子牙齒生長有疑問,或發現任何的口腔問題時,及早帶他接受治療絕對是必要的。醫療院所的一般牙醫及兒童牙科,雖都能提供治療服務,不過細分起來,仍有許多的差別,建議家長在選擇時,將這些條件都列入考慮!


一般牙醫VS兒童牙醫面面觀
在父母這個世代及更早之前,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牙齒不舒服,反正一律到牙科報到就對了!不過隨著醫學的演進,為提供更適切的治療內容及品質,將兒童牙科由原本的牙科獨立出來已是很普遍的現象了。


除了大環境的改變外,父母的觀念也有了轉換。在過去,如果不是因為孩子牙齒疼得厲害,大家巴不得不要踏進牙科一步。但在今日,對父母來說,治療本身不再是唯一受關注的焦點,反倒是孩子牙齒生長發育、治療的品質、就醫時的感受日益受到重視,因此父母在選擇就醫的院所科別時,也變得格外謹慎。


目前民眾帶孩子就醫時,大底不脫醫院兒童牙科、一般牙科,及專門或附有兒童牙科的診所等幾樣選擇,而其中至兒童牙醫專科就診的比例,更有不斷攀升的趨勢!這個現象喚醒了民眾對不同專科的好奇心,及提供在選擇時更多的思考空間,與過去「有病才要去看醫師」的狀況截然不同。


主人翁兒童牙醫診所院長暨兒童青少年專科醫師段茂玲,及天主教耕莘醫院牙科部牙髓病科主任李偉明綜合表示,一般牙科、兒童牙科因應主要治療對象不同,著重的部分自然不一樣,經由以下的介紹,相信能加深父母對兩者的認識,並作為就診時的參考:
★專業背景
所有的牙醫師在醫學院畢業取得牙醫師證照後,按規定需經過兩年一般牙科訓練方能開業,之後可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次專科,進修約2~3年的時間,取得專科醫師的證照。
牙科是民眾概括統稱的名詞,其實本身又可細分為牙周病科、兒童牙科、根管治療、口腔治療、病理科等多樣次專科。現行法令規定12歲以下為兒童,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其專業訓練橫跨不同階段的牙齒生長發育問題及治療技術,同時為減少孩子就醫的恐懼及不配合的情況,特別加強兒童心理學、行為控制的訓練。


★治療方向
乳牙具備咀嚼、美觀、輔助發音、維持恆牙生長空間等功能,如果無法妥善照顧或及時治療,會直接影響恆牙發育,重要性不容輕忽。因此在兒童牙醫裡,除了被動給予治療外,更著重於齲齒預防及顎骨的生長發育,透過定期的檢查,在疾
病形成前,提早找出影響正常生長的因素,及時提醒父母注意或加以矯正。這和大人恆齒發生問題時,只能朝減輕不適症狀、避免病情惡化的方向來治療,有相當大的區別。


★就診項目
一般及兒童牙科在看診項目上,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差異,主要是著重點及治療方式略有不同。不過根據小朋友的牙齒生長狀況,還多了如換牙諮詢、乳牙套、空間維持器、溝隙封填劑等服務項目。


★衛教觀念養成
牙齒的傷害是不可逆的,要等到會痛或合併其他症狀才要看醫師,往往問題已經很嚴重,所以更要自孩子長牙起,養成每日清潔、定期健檢的好習慣,好好照顧及保護牙齒。而定期來兒童牙科作檢查,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亦是對家長、孩子的提醒,即與其日後承受來往奔波、治療的不便,平日就應重視牙齒的健康。


★收受年齡
孩子牙齒沒問題也要看醫生?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最好從孩子長牙開始,就該定期帶他至兒童牙醫報到。其目的有二:一為指導父母正確的潔牙方式,及注意孩子的口腔狀況、飲食習慣;二是讓孩子從小擁有健康的牙齒,確實防範未然。若以後每次回診,都只需例行性的健康檢查的話,相信孩子也不會視看牙醫為畏途。美國兒童牙醫學會建議小孩的第一次看牙時間是六個月到一歲之間。


★治療時間及方式
越是年幼的孩子,要他乖乖地接受醫師的治療,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為了減少孩子哭鬧、掙扎影響到治療的進行,或增加治療時的風險,兒童牙醫將每次療程盡量控制在15~30分鐘內。而在治療方式方面,兒童牙科和一般牙醫不同的地方有幾點:
1.大人看牙大多是越嚴重的部分越先處理,而治療幼兒時則盡量不從最難的部分開始,以免最初不好的經驗加深他排斥心理。
2.不奢求一次完成所有治療,但求能幫助孩子完成全口的治療。醫師會根據孩子的問題,擬定階段性治療計畫,不過孩子回診的次數多,相對家長也比較辛苦。
3.從孩子第一次來看牙起,即要建立良好的互信關係。從打招呼、互相認識、聊天、認識器械開始,誠實的與小病人溝通,逐步解除他的心防,提高配合度。
4.部分院所會希望治療時家長離開現場,也有部分醫師會讓家長待在旁邊,達到安撫的效果。


★健檢次數
無論是大人或小孩,都應養成定期牙齒健檢的習慣。目前通用認知為大人最好每6~12個月定期檢查一次,而孩子則3~6個月需檢查一次。之所以形成這樣的區別,主要是由於孩子吃東西的頻率高,但乳牙與恆牙相比,琺瑯質較薄,齲齒穿透琺瑯質至神經的距離比恆牙少了近一半,因此特別容易產生齒髓炎。建議家長配合定期塗氟,至少每半年帶孩子去做一次檢查。如果孩子定期接受檢查卻仍出現蛀牙的話,那麼就要縮短健檢的間隔時間,改為每三個月檢查一次。


★治療用硬體設備
孩子的生理發展不同於成人,所使用的治療配備亦略有調整,包括:
1.躺椅:配合小朋友的身型,治療角度較平。另有嬰兒專用的小床。
2.治療器械:治療器械的尺寸比一般來得小。
3.視訊設備:部分院所另加裝視訊設備,讓在候診室等待的家長可以同步看到治療過程。
4.全身麻醉:現行法令對適用全身麻醉的對象、場所,規範相當嚴格,所以目前在教學醫院較有可能擁有這樣的設備,且需在牙醫師及麻醉科醫師共同評估下進行。


★減輕看牙的恐懼
連大人都害怕看牙醫,小朋友如何能例外,而且害怕的程度可能更嚴重!兒童牙醫為解決這個問題,可說是煞費苦心。除了加強事前溝通、調整治療時間及方式外,治療後還會特別給予口頭鼓勵,及讓孩子挑選喜歡的小贈品;部分牙醫診所還會特別設立遊戲區,讓孩子來到這裡就像一個熟悉的環境,可以看看電視、童話書、玩玩具,保持愉悅的心情來接受治療。


選擇標準因人、因地大不同
現今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帶孩子到兒童牙科治療,顯現兒童牙科的專業背景,及幫助孩子順利接受治療的用心,已深獲家長認同。不過根據調查,仍有部分選擇至一般牙科治療,究竟這會不會因此而影響了孩子的口腔健康呢?


【案例1:瑋瑋是到一般醫院的兒童牙醫科看牙,問起瑋瑋的媽咪為什麼做此選擇,媽咪表示,當初會這樣決定,是認為專門看小孩子的牙醫,對孩子應該比較有辦法,也較能克服幼兒恐懼的心理。媽咪說,在第一次看診時,是在瑋瑋兩歲多時,醫師很用心地和瑋瑋介紹環境與器械,令媽咪印象深刻的是,醫師拿起一個機器輕觸瑋瑋的小手,並和瑋瑋說:「妳看!這個像不像大象的鼻子?」接著,醫師按壓機器後又告訴瑋瑋:「大象的鼻子噴出水來囉!」兒童牙醫用這種與小朋友互動的遊戲方式,卸下瑋瑋的防備,讓瑋瑋不但不抗拒看牙,還常吵著媽咪帶她去找醫師玩呢!】


【案例2:婷婷3歲時,媽媽發現他有蛀牙的情形,因為姊姊就在附近的牙科診所治療,所以媽媽也把他帶到這裡來看牙。診所裡的醫師雖然不是兒童牙科出身,可是對小孩卻非常有耐心。初次就診時,醫師並不急著治療,反而耐心地和婷婷介紹環境和設備,成功地誘導孩子躺在躺椅上,連令人害怕的機器聲,透過他輕鬆、自然的聊天口吻,連令人害怕的機器聲對他來說都是一項新奇的玩意兒,讓媽媽放下心來。或許是有了愉快的看牙經驗,婷婷對接下來的幾次治療配合度都很高,牙齒也順利補好了!】


李偉明表示,到一般牙科就診,是不是會影響孩子看牙的意願或成功率,事實上難有定論。因為看牙的成功與否,一半取決於醫師的專業背景,一半取決於病人及醫師的互動,雖然其他專科的牙醫師和兒童牙醫師雖然在治療的重點、幫助完成的方法有些不同,不過在蛀牙填補、拔除等治療技術方面,基本上都受過專業的訓練,如果家長平時能多注意孩子的清潔、飲食習慣,通常不至於因為就醫的選擇危及孩子的健康。


而選擇兒童牙醫的原因,不只是考量其在幼兒牙齒顎骨生長發育的專才,有助推動預防保健,主要是因為年幼的孩子常常一到診間,便開始哭鬧不休,使得治療無法順利進行,令家長頭痛得不得了。在這方面醫師得有更多的耐心,並透過不同的治療方式,讓孩子親身體驗看牙其實不若想像中可怕。而以兒童牙醫的專業能力來看,在處理這樣的情況的確更加嫻熟。一個友善且孩子熟悉的環境是可以有效幫助孩子降低對新事物的恐懼,兒童牙科專科診所在硬體上的設計,為看牙的緊張情緒舒緩不少。


PART3兒童牙醫治療現象大解析!
雖然政府機關、醫療院所積極提倡預防保健的重要,但仍有許多的孩子因不當的飲食習慣、疏於清潔而產生口腔問題,必須加以治療。現今帶孩子到兒童牙科治療已逐漸成為常態,可是面對不同治療及收費方式,還是讓家長感到困惑不已,亟欲獲得解答。


常見的治療項目
「反正乳牙之後一定要換,不處理應該還好吧?」,爸爸媽媽請注意,即使是小小的蛀牙,如果不能及時處理或改善清潔習慣,任其繼續惡化,也可能引發嚴重的口腔問題。使得原本只需填補就好的牙齒,面臨被抽神經、拔除的厄運,甚至衍生一連串的後續治療,賠上健康及大筆金錢。反之,如果我們能重視牙齒清潔,或視情況選用一些防範措施,即可早一步預防蛀牙發生,節省日後治療成本。
以下為常見的預防及治療項目,不論家長是否考慮選用,或是孩子已在接受治療,多一層認識,有助於集結父母及醫師的力量,共同守護孩子的牙齒健康:
★Section1蛀牙填補
收費方式:掛號費
症狀:牙齒上未清除乾淨的食物殘渣,在細菌及時間的催化下,會產生酸性物質腐蝕牙齒。牙齒長時間遭受酸的侵蝕,初期可能會有脫鈣現象,持續破壞則會形成蛀洞,產生疼痛感,進而影響美觀及飲食攝取。特別是在幼兒時期,因喝奶的次數多、時間長,且常睡覺時喝奶,容易罹患奶瓶性齲齒,家長可得格外注意才行。


治療:主人翁牙醫診所院長暨兒童青少年專科醫師段茂玲表示,在診斷時,醫師除了會先聽病人、家長陳述外,為免遺漏牙縫間的蛀牙,會採取X光片檢查確認蛀牙的位置、侵蝕的深度等。值得注意的是,X光片所呈現的大多比實際情況提前了6個月,所以光以X光片來評斷不夠準確,醫師會根據它透露的訊息往後推斷,評估實際的病情。


如果蛀牙還尚未侵犯到神經,醫師會考慮先將蛀蝕的部分磨掉,再根據蛀牙的大小,選用合適的填充物將它補起來。目前採用的填補物不外乎樹脂及銀粉兩種,健保都有給付,其特性如下:
安全性
強度
外觀
技術性
樹脂
較高
樹脂補牙強度雖然略遜於銀粉,不過應付乳牙、恆牙使用均已足夠。
比較美觀,在前牙填補時應用特別廣泛。
對進行環境的要求較高,而且口腔內的血水太多,亦會影響治療品質。
銀粉
一般來說金屬混合後已不具有原本的特性,但若混合的不夠均勻,可能會有殘留,衍生安全疑慮。
較高
多用於後牙
無特殊環境、口腔要求。
注意事項:適當的補牙是不會引起疼痛的,但如果孩子補了牙之後反倒有急性痛,就要考慮牙齒神經是否已遭蛀蝕,應盡快再帶去給醫師檢查。


★Section2乳牙根管治療
收費方式:掛號費
治療:當蛀牙嚴重侵蝕至齒髓,造成神經感染而發炎的情形時,就得考慮接受根管治療。而乳牙的根管治療,主要可分為斷髓、拔髓兩種形式。斷髓是指在發炎侷限於牙冠部分齒髓時,僅切除牙冠部分的神經,保留牙根的神經。拔髓則是在發炎已深至牙根,或有牙髓組織壞死的情形時,須將整個牙髓組織清除並加以填充。


斷髓的成功機率較高,所需時間較短,不過如果神經發炎已蔓衍至根部,還是得施行拔髓治療。根管治療後的牙齒變得沒有活性,比較脆,且不甚美觀,加上剩餘的部分已不太多,醫師大都會建議病人日後回診加裝牙套,延長牙齒的使用壽命。


★Section3乳牙套
收費方式:自費,單顆2000~3000元
治療:天主教耕莘醫院牙科部兒童及身心障礙牙科主任鄺懷德表示,牙齒因蛀蝕過大嚴重毀損、或已接受根管治療後的牙齒因齒質變得較為脆弱,或牙釉質發育不全、牙本質發育不全、或猛暴性蛀牙等患者,應裝上不鏽鋼牙套來保護牙齒、避免因填補物不斷的脫落而讓蛀牙更惡化,使其恢復正常的外形與咀嚼功能、以及維持原有的空間。


成人的牙套都是量身訂作的,而乳牙套則是由整組各種尺寸的成品中,挑選出相近的,當場幫孩子試戴、修整,再將它黏在牙齒上,僅需一次療程。此後每半年應回診一次,定期接受檢查。


注意事項:乳牙套的邊緣會固定在牙齦下緣約1㎜的位置,加裝後前2~3天,牙齒會感覺緊緊的或有點痛,如有需要的話可先請醫師開立止痛藥。裝上後如有鬆脫的情況,應儘速就醫。此外,加裝乳牙套並不會影響恆牙發育以及日後換牙,請家長放心。


★Section4拔牙
收費方式:掛號費
治療:蛀牙破壞的範圍與深度、牙齒是否鬆動、牙齦是否腫起膿?、發炎程度、是否可以填補、以及是否接近換牙時間,都是決定是否要拔牙的關鍵。如果牙齒嚴重破壞,X光顯示半年內將會換牙,則將它拔掉即可。但短期內還不會換牙,如果會痛,就必須拔掉並裝上空間維持器;若孩子滿口都是蛀牙,為顧及治療的安全性,醫師會審慎評估單次處理的蛀牙科顆數及蛀牙所處的位置,而在醫院及診所的作法又略有不同。拔牙後醫師會在患處以棉花或紗布加壓止血,並給予止痛或消炎藥。如果該拔卻未拔的牙齒,其中的細菌就會延著根管感染到根尖,進而影響到底下正在發育的恆牙牙胚,會導致鈣化不良,影響齒質及美觀,甚至引發嚴重之蜂窩組織炎。


注意事項:拔牙後初期,盡量避免攝取過燙的食物及劇烈運動。


★Section5牙齒外傷斷裂
收費方式:如只需填補、根管治療、或拔牙等處置,便和一般治療相同,繳交掛號費即可。如另增加矯正、美容、或補綴等治療,則需自費。
治療:牙齒因外傷斷裂,依其受傷的部位、嚴重程度、發生的時間、地點、是否迅速就醫、以及是否傷及神經或周圍齒槽骨,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但若因此影響咬合,或需漂白、或製作假牙等等,則會衍生其他治療及費用。


★Section6空間維持器
收費方式:3000~至1萬元上下
治療:每顆牙齒生長都有其時間表,乳牙被拔除後,底下的恆牙並不會因此而提早長出來。如果乳牙太早脫落,而恆牙尚須一段時間才會萌出,則需要裝空間維持器,以免鄰近牙齒移動而喪失此空間,導致恆牙萌出受到干擾,造成擁擠齒列不正,甚至牙齒長不出來,不但影響美觀,且容易堆積食物殘渣,造成蛀牙或牙周病。


鄺懷德表示,空間維持器可分活動式及固定式兩種裝置,目前又以固定式最為普遍,它是根據牙齒大小、口腔中牙弓立體位置量身打造而成,是將金屬套環固定在牙齒上,鋼絲撐住前後的牙齒,用以維持缺牙位置的空間。


注意事項:加裝空間維持器,的確可以預防齒列不正的問題,以便順利完成換牙,但並不能保證以後牙齒一定會排列整齊,或永遠不需接受齒列矯正,這一點還需請家長注意。


★ Section7溝隙封填劑
收費方式:自費,單顆約600元左右
治療:某些牙齒的表面有許多很細、很深的窩洞與裂溝,尤其是剛萌出臼齒的咬合面,容易堆積食物殘渣及幼兒的奶垢,因為小朋友手腕並不靈活,不見得能將它清除乾淨,導致這些地方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而引起蛀牙。溝隙封填劑為一種液態樹脂材料,用來將這些容易蛀牙的溝隙表面填起來,可減少食物堆積,有效地預防蛀牙,讓口腔清潔變得更容易!


當孩子的乳臼齒長出後,父母就可以考慮接受這項治療,尤其是恆牙的第一大臼齒,預防效果特別顯著。塗溝隙封填劑過程相當簡單快速,並不需要車牙齒,僅需在牙齒清潔後,將它塗抹在牙齒表面,再以鹵素燈照射,使之硬化即可完成。之後視小朋友口腔保健,約可維持約2~3年的時間或更久。
注意事項:此後應每半年回診一次,檢查是否有脫落的情形,以防止週邊蛀牙。


★Section8換牙諮詢
收費方式:掛號費
症狀:門診中常見家長表示「乳牙不拔掉,恆牙長不出來?」「為什麼XXX都換牙了,我家的孩子卻一點動靜都沒有?」、「多補充鈣質,換牙的速度才會快?」,可見家長有多在意孩子換牙快慢,殊不知換牙快慢和生長健康與否沒有太大關係!


段茂玲表示,乳齒汰換、恆齒萌出為一自然現象,只要在平均時間加減1.5~2年內替換完成,都屬於正常範圍。家長應將焦點放在換牙的順序,及左右側換出的新牙是否對稱,而非換牙的速度,因為前兩項才是影響未來口腔生長的關鍵。除非另有乳牙未掉,新牙卻已經長出等異常現象,否則不應有太多人為介入。孩子換牙的時間未到,即使吃再多補品也沒用,更不需要跟其他人作比較。


★Section9氟化物補充
收費方式:健保給付2~5歲的孩子每半年塗氟一次,額外的治療需自費,且視塗氟的種類而有不同的收費。


治療:天主教耕莘醫院牙科部牙髓病科主任李偉明表示,塗氟可減少40﹪~60﹪的蛀牙發生率,臺彎沒有實施飲水加氟,民眾除了可以選用含氟漱口水、牙膏,還可到牙科塗氟,或遵照醫師的指示服用含氟錠,來補充牙齒上的氟化物。


要健康還是荷包?家長有疑問~
當孩子牙齒出現問題,家長無不希望能經由完整的治療,維持其牙齒原有的功能。然而隨著小朋友的不配合、往返奔波的麻煩、對治療本身存疑,及花費增加等問題接踵而來,爸爸媽媽不免會質疑「這些治療真的有必要?」,或「需要為這些治療花那麼多錢嗎?」。究竟在孩子的口腔健康及荷包間該如何權衡呢?


以下分別就幼兒牙齒治療及費用兩大方面來討論:


★治療篇
Q1那些項目可以不用處理?有無替代方式?
A:牙齒一旦開始出現問題,若不及時治療的話,情況只會變得更嚴重。就父母而言,當然希望以孩子的健康為優先,所以特別是接受一般治療項目時,只要醫師專業背景OK、很有耐心的話,家長大都會督促孩子乖乖地來接受治療。


自費治療項目方面,價格高低,恰好和家長意願高低成反比。鄺懷德表示,如另外補充氟化物、塗溝隙封填劑等,費用不算太高,又能給牙齒多一層保護,通常家長接受度較高。不過是不是少了這些加強防範措施,孩子的牙齒就一定會出問題,答案見仁見智。同樣地,即使有了這些保護,仍不可以掉以輕心,因為每日確實潔牙才是保護牙齒的根本之道。


至於詢問度最高的乳牙套,雖然效用深獲肯定,但單顆就要數千元,要是全口治療,勢必將多出一筆驚人的花費。家長如預算有限,且孩子牙齒的情況還勉強能應付的話,可以和醫師討論是否暫緩加裝乳牙套,改以先用填補的方式延長牙齒的使用時間。,不過一旦牙齒裂開了,就可能要拔牙了,而不是裝個牙套就可以解決了。


Q2麻醉的使用時機及注意事項?
A:李偉明表示,牙科治療所使用的麻醉有全身及局部兩種,選擇的方式端看治療需求而定。依現行法令規定,目前多在教學醫院才有全身麻醉的設備,且對象限用於自閉者、智能不足、全身性重大傷症、焦躁症等無力照顧自己口腔健康者。


而局部麻醉就比較普及了,醫院、診所的醫師皆可自行判斷後使用。一般在蛀牙填補、拔除、根管治療時,都會採用局部麻醉減輕患者疼痛。作法包括先用棉花棒將麻藥擦在患部周邊,用以減輕打麻醉針的疼痛,接著再將麻藥注射在牙肉周邊,進行後續的治療。


局部麻醉本身不具危險性,但上了麻藥之後,會有牙肉局部腫脹的感覺,使得很多小朋友不斷用牙齒去咬它或用手抓,又因當下因沒有痛覺,導致受傷而不自知。麻醉的效用約持續兩個鐘頭,請家長密切注意孩子的行為,並盡量不要讓他吃些需要咀嚼的食物,加重咬傷的問題。


★收費篇
Q健保給付項目有哪些?
A:李偉明表示,簡單來說,所有牽涉到疾病本身的項目,大都在健保給付範圍裡,不過涉及美容、修護的項目則需自費治療。此外,健保尚給付2~5歲以下的孩子每半年1次塗氟、及每年1次X光片檢查等。


Q2塗氟為何有不同的收費方式?
A:如想在健保給付的範圍外,額外進行氟化物的補充,皆需自行承擔費用。民眾應留意的是,醫院及診所的收費方式並不太一樣。同樣是塗氟,醫院的兒童牙科選擇只有一種,當然費用是固定的,不過在兒童牙科診所裡,塗氟依其效用、維持時間又有不同種類可供選擇,民眾可權衡小朋友狀況及預算再作決定,不過別忘了在治療前先確認清楚。


Q3行為控制要收費?
A:有時小朋友因害怕抗牙,掙扎得十分利害,醫師會請護理人員幫忙按住他,這項處理看似正常,但令人驚訝的是,原來這在醫院及診所都是要收費的?!站在醫師的角度來看,孩子亂動不僅會影響治療進行,而且還可能發生被器械誤傷的情形,不得不防,然而在家長眼中,收受這項費用實在有點匪夷所思。


目前醫療院所為求看診順利,且兼顧家長的想法,通常是先藉由兒童牙醫師的專業,幫助孩子放鬆心情接受治療,或再請家長在旁協助安撫他,除非必要,才考慮請護理人員幫忙,避免引起過多的爭議。





(詳文請見2007年一月號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http://www.enfamama.com.tw/main/newtec/newtec185.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慧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