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什麼寶寶這麼黏人?


 
文/陳玉丹
  很多寶寶非常的黏人,不管媽媽去哪裡,即使上廁所也要跟在身邊,到底該怎麼辦?

*案例:
  寶寶今年一歲半,前陣子的某一天,媽媽趁寶寶午睡的時候,溜去超市購買日常生活用品。沒多久她就回家了,可是還沒進門就聽到哭聲。寶寶一看到媽媽,連走帶爬地哭著衝過來。這次經歷之後,寶寶就變得非常黏人,媽媽對寶寶的行為很是無奈,就連上個廁所都不行,前腳踏進去,他後腳就跟來,如果把他關在門外就聽到他聲嘶力竭地哭叫,罵他、罰他都不管用,不知道該拿他怎麼辦。

*寶寶分離焦慮高峰期
  一歲半的寶寶,正處於親子依戀形成、分離焦慮的高峰期。那一天,寶寶醒來看不到媽媽,發現家裡只有他一個人,因為害怕卻不知該如何用言語來表達,只能用哭來傳遞他的恐懼。對他來說,感覺過了非常久,媽媽才出現,他跑過去抱住媽媽,以為媽媽能瞭解他的啼哭是因為內心的害怕。但是媽媽沒有正視寶寶的情緒,所以安撫一下就沒再管他。寶寶接收到來自媽媽的力量還不夠撫平他的創傷,所以,才會轉變出黏著媽媽不放的反應。

  如果媽媽又覺得「你都已經一歲半了,可以自己玩,再說我又沒有離開,你這樣黏著我,我怎麼做事啊?」把不理解和不滿情緒表達在對寶寶的態度上。如此一來,寶寶就會接收到媽媽拒絕甚至再分離的訊息,他的焦慮再度升高,由此形成惡性循環。

  分離焦慮期主要是從寶寶7個月左右開始發展至三、四歲時逐漸結束,其中兩歲是分離焦慮的巔峰期。7個月開始,寶寶靠安全的親子依戀建立自己的生活能量,這期間最怕來自爸媽的能量突然中斷。只有當他的能量積蓄到一定程度,他才可以離開爸媽比較長的時間和比較遠的距離。

☆剖析親子依戀的發展
  寶寶從六、七個月開始認人,他對於自己熟悉或有意義的人(例如媽媽)會有親近的反應:面露笑容、表現愉快或願意接近的行為;對於陌生人會有退縮的反應:害怕、畏懼甚至逃開或躲到熟悉的人身後。親近的反應表示出,寶寶與媽媽之間已形成安全的親子依戀關係,媽媽是寶寶的避風港,能讓寶寶對週遭產生安全感,免除過多的焦慮。

  親子依戀是指撫養者與寶寶建立的一種正常、健康的心理依戀和心理聯結關係。它是將來寶寶人格、人際、性格健康發展的基礎。心理學證明,生活上對寶寶的照料是無法替代心理上的安慰。

★親子依戀的具體表現
1.寶寶從開始認生到三、四歲時,見到陌生人或處於陌生環境時,會抓緊爸媽手臂、衣服,往爸媽懷裡縮或躲到身後,勉強把他往前推,就會抗拒甚至哭鬧。
2.當寶寶覺得不舒服(例尿濕了、受傷等)會向爸媽求助,如果這時候爸媽給予回應,關心和擁抱寶寶,就如同幫寶寶充電,電一充滿,他就會繼續活動。
3.爸媽如果離開,讓寶寶與陌生人單獨相處,寶寶會感到焦慮不安,露出害怕的表情甚至哭叫,產生分離焦慮。
4.爸媽短暫離開寶寶後再出現,寶寶會表達出開心和想要抱一抱的行為意願。

□建立寶寶的安全感
  通常媽媽是寶寶形成安全親子依戀的首要對象,是寶寶充電的強大電源。只要是能夠敏銳感應寶寶的需要,並及時做出正確的回應,即使每天只有一、兩個小時,都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安全親子依戀!不過,這同時需要兩個條件:
1.爸媽要毫無保留地關心寶寶,查覺寶寶的需要並及時做出回應。
2.在與寶寶分離的時間內,必須要有其他人也很關心和照顧寶寶,滿足寶寶的需要,最好能夠對寶寶說有關爸爸媽媽的話,例如:「媽媽是去買好吃的東西給寶寶!」、「爸爸去上班了,要賺錢給寶寶買新衣服啊!」

■給苦惱的媽媽建議
*重新審視自己的寶寶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認識寶寶正處於「我—社會」關係的發展階段,爸媽的擁抱與微笑是他最需要的力量。
*爸媽的突然離開或有離開的可能性最容易導致寶寶焦慮情緒產生。
*接受寶寶的這些行為吧!把它們看成是寶寶表達「需要」的途徑,給他適當的關心與擁抱。
*在寶寶比較滿足的時候,才試著讓他在離爸媽一小段距離(例如隔壁房間)自己玩耍並隨時關心他,再慢慢將距離拉大。如此一來,寶寶也會嘗試漸漸地離開媽媽。
*在這段焦慮時期內,最好能對寶寶好行為給予鼓勵,儘量不要對他不對的行為給予懲罰。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誌授權提供
http://www.woby.com.tw/wobyboard_detail.asp?ID=276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慧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