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幫寶寶準備適合的防曬乳(一) | |
![]() | |
為了讓寶寶們的皮膚,不會在炎熱夏日中,被強烈的紫外線曬得又紅又腫,特別邀請皮膚保養專家及防曬產品專家,針對寶寶細嫩的肌膚,介紹適合的防曬乳,並提供正確的防曬新知給爸媽,好讓寶寶們的肌膚在夏季也能擁有健康防護。 ■聽皮膚保養專家怎麼說 許多父母都不甚清楚何時該為寶寶進行防曬措施?根據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林揚志主任表示,爸媽普遍認知,都是寶寶在半歲後開始塗抹防曬乳,其實這是由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公佈的「防曬產品不宜使用在未滿6個月以下幼兒」說法。 因為擔心寶寶皮膚的構造尚未發育成熟,即使是足月產的嬰兒,皮膚厚度也較正常成人為薄,而無法發揮皮膚完整防護功能,不僅抵抗紫外線的功能很差,對外界化學物質的吸收量也遠大於成人,但這並不代表半歲以前的寶寶就不用防曬。 事實上,未滿6個月的寶寶,還是能用遮蓋方式進行防曬,像澳洲及其他地區的學者皆認為,寶寶出生後就要防曬,例如:將寶寶全身包裹起來,但仍需注意透氣及吸水性,或使用具有遮陽板的嬰兒手推車,以隔離陽光的照射。 ★現代防曬觀念 很多人以為,防曬工作應在夏季或紫外線指數高的日子進行。林揚志主任表示,防曬並無季節之分,每個人一年365天皆應做好完善防曬措施,它是人們日積月累的工作,平日防曬措施只要做得確實,陽光對肌膚所造成的傷害,就會降至最低。因此,爸媽每次帶寶寶出門時,就應幫寶寶做好防曬措施,才能保護其細嫩肌膚。 ★兩大防曬成分 防曬乳分為物理性及化學性兩種成分。一般而言,物理性的防曬成分較為安全,造成的過敏機會也較少。如果爸媽購買的防曬乳,能同時具備物理性及化學性兩種成分,就是最完善的防曬品了! ⊙物理性成分 這類防曬品的最大特色,是塗抹後的顏色為白色、粉紅色或肉色。最常見的成分是二氧化鈦及氧化鋅兩種,塗抹後的顏色為白色;其次是鄰氨基甲酸鹽及紅色凡士林,塗抹後的顏色是帶有粉紅色的膚色,由於男性多半不喜歡太白的顏色,通常會選擇這類成分的防曬乳。 ⊙化學性成分 這類防曬品塗抹後,不會有顏色。其中最會過敏的成分,是胺基苯甲酸鹽(PABA/PABA ester/Padimate-O),其次是水楊酸鹽。一般較不會過敏的化學性成分,則是桂皮酸鹽、苯甲酮類、麥素寧瀘光環三種,而Parsol 1789也是較為常用的化學性成分。 ★寶寶防曬乳成分 市面上,許多標榜專門給寶寶使用的防曬乳,大多含有物理性及化學性兩種成分,但在化學性成分方面,多採用一些低過敏性成分,以至於防曬效果沒有那麼好,但基本的防曬面都可以照顧到。爸媽若不知該為寶寶挑選哪一家品牌的防曬乳時,其實可選擇市面上寶寶專用防曬乳,或是成分為純物理性的防曬品,寶寶才不會有過敏產生。 *寶寶徹底防曬法 有些女性以為撐把傘,就能避開紫外線的照射,其實不然。爸媽千萬不要以為在幫寶寶擦了防曬乳後,就能百分之百地完全隔絕紫外線照射。林揚志主任建議爸媽,在幫寶寶擦了防曬乳後,還要為寶寶戴上帽子,穿上薄長袖衣服及薄長褲,並戴上太陽眼鏡,才能徹底防曬。 (待續) |
幫寶寶準備適合的防曬乳(二) | |
![]() | |
★基本防曬原則 一般防曬原則,是要避開早上10點至下午3點之間。所以,爸媽在這段時間,能不帶寶寶出門,就不要帶他出門;能有樹蔭遮蔽,就躲到樹蔭下去;爸媽若開車帶寶寶出門,也要讓寶寶坐在車內,雖然多少會被紫外線照到,但總比直接曝曬來得好! 目前天氣預報的紫外線指數,指的都是「紫外線B」,主要發生於早上10點至下午3點之間;紫外線A則發生於每天早上5點多太陽出來,到下午6、7點太陽下山為止,它和紫外線B的強度差不了多少,只是時間拉得較長。所以,在選購防曬品時,除了要考慮選擇物理性或化學性的防曬成分外,最好還要選擇能防範紫外線A及紫外線B兩種紫外線的防曬乳液,才是較佳防曬產品。 ★塗抹防曬乳失敗原因 爸媽在幫寶寶選購防曬乳時,以防曬系數SPF15~30為主,毋需塗抹太高係數防曬乳。除非是帶寶寶去游泳或玩水,才要選購具有防水或阻水(抗水)性的防曬乳,這類防曬係數也會較高。一般防水性的防曬乳,在水中可防曬80分鐘;阻水(抗水)性的防曬乳,在水中可防曬40分鐘。此外,塗抹防曬乳的方式正確與否,也會與防曬是否有效有關,至於塗抹失敗原因如下: 1)防曬乳塗抹太薄 通常產品測試人員會在一平方公分的肌膚上,塗抹2c.c.的防曬乳液,才能達到良好防曬效果,但一般人不會在臉上或身上塗抹這麼厚的防曬乳,自然防曬效果就會打折! 2)未再補塗防曬乳 爸媽帶寶寶玩水,即使在下水前,已為寶寶塗抹防水或阻水(抗水)性的防曬乳,但2小時後,仍應再幫寶寶補塗一次防曬乳。若幫寶寶擦的是一般性防曬乳,那麼下水後,防曬乳早已失去防曬功用。有些具有抗汗效果的防曬乳,防曬效果則介於防水或阻水(抗水)性防曬乳和一般性防曬乳之間。 3)塗抹時間過長 再好的防曬乳,最多只能維持4小時防曬效果。所以,「勤擦」是很重要的學問,千萬不能偷懶或捨不得用哦! 4)塗抹時機不適當 塗抹的時機是否適當?也是爸媽考量的重點。一般來說,應在出門前20分鐘開始塗抹,才能產生防曬效果;而運動流汗完及下水後,都應補擦。 5)未能塗抹所有部位 在擦防曬乳時,身體上的每個部立都要塗抹,即使是耳朵、脖子、腋下、肩膀後面等較少露出或曬不到太陽的部位,也不能忘記! ※小小叮嚀 目前防曬乳的係數,最高已出現SPF 90~100,由於每個國家制定的防曬係數標準都不同,不見得60SPF就會比100SPF來得差。爸媽在為寶寶選購防曬乳時,應考量防曬乳對人體皮膚的安全性,才是最重要的。 *寶寶曬傷處理法 1.一般曬傷時,先以冰水冷敷,再塗抹收斂水或痱子膏來消炎。 2.若有水泡或脫皮現象,可塗抹消炎藥膏或吃些止痛消炎藥;嚴重時,應送醫處理。(有錯,凡是皮膚有任何曬傷或是傷口均不可以直接塗抹藥膏,特別是小朋友的皮膚比較敏感,最好是看過醫生後給予正確的處理,以上說法並不恰當) (待續) |
幫寶寶準備適合的防曬乳(三) | |||||||
![]() | |||||||
★醫師建議 國外曾做過一項研究,在18歲前照射的紫外線含量,已決定皮膚未來80%的老化程度,即使之後想要加強防曬,可能都來不及了!所幸,老化就是代表紫外線含量必須累積到一定獲值,當超過此一閾值後,皮膚癌或斑點才會出來。若未達此一閾值時,還是可以做好防曬工作,不要讓閾值含量增加,以延長皮膚老化速度。 另外,國外也曾針對6個月大寶寶做過實驗──媽媽每天為6個月大的寶寶,開始擦SPF15防曬乳液,這類寶寶到了18歲以後,會比沒有擦防曬乳的人,減少78%罹患皮膚癌的機率。所以,林揚志主任建議爸媽,白天可將防曬乳當作是乳液來為寶寶塗抹,更能達到極佳防曬效果呢! ■聽防曬產品專家怎麼說 近年來,由於工業污染及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等負面因素影響。導致保護地球的臭氧層變得越來越薄,甚至出現破洞,且破洞逐漸擴大,因而大氣層過濾來自外太空紫外線的功能相對減弱。當人們從事戶外活動時,往往因皮膚過度的接觸陽光,而導致曬傷、曬黑,甚至於引起皮膚癌的機率皆大為增加。 ★炎炎夏日.寶寶防曬頂重要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炎炎夏日裡,「防曬」的工作更是刻不容緩,尤其是嬰幼兒及孩童的皮膚角質層原本就極薄,又特別細嫩白皙,比起大人們更容易受到紫外線的傷害。從此刻開始,為人父母者更應細心為您的寶寶,做好皮膚防曬的保護工作;特別是醫學界都開始呼籲,防曬不能等到長大後才開始,應從小就讓孩子養成良好防曬習慣,才能有效避免紫外線所留下的傷害。 ★認識紫外線 一般來說,會造成皮膚傷害的紫外線,主要為UVA長波紫外線(320~400nm)與UVB中波紫外線(290~320nm)。UVA的波長較長,但能量較弱,短期曝曬會造成肌膚對陽光的耐受力變差;UVB的波長較短,但能量較高,短期曝曬會使皮膚變紅及曬傷。由於UVA到達皮膚的深度,比UVB多30~50倍,因此,真皮層內的膠原蛋白、彈力蛋白,甚至細胞分裂也會受到傷害。它們會穿透表皮造成曬傷、紅腫發炎、黑斑惡化等現象,也是導致皮膚老化、皺紋、黑色素沉殿等主要原因。 ★一般防曬係數的作用 為避免UVA、UVB的紫外線傷害,出外做好防曬工作是必要的。一般市面上所販售的防曬商品,均會標示不同係數(SPF),消費者可依自已出入的不同場合、膚質和時間來做選擇,才能有效避免紫外線的傷害。以一般防曬係數標示而言: 1).SPF18:適用於日常生活及上班。 2).SPF20~25:適用於戶外活動、登山、海邊游泳。 3).SPF32:適用於出國旅遊、連續性曝曬、雪地。 有些人誤以為添加油脂的防曬乳,容易使肌膚變黑,其實這是錯誤觀念。添加油脂的主要目的是預防紫外線UVB灼傷皮膚而造成紅腫、灼熱等不良傷害。 (待續)
|
全站熱搜